老人体验长兴农家乐游记

2019-07-18 , 11111 人去过
2019.6.28随妻及她的姐姐弟兄来到浙江湖州长兴县,入住“茅草屋”“农家乐”。
这次聚会由侄女荣毅组织,除她外的七人全都是同代老人。
“茅草屋”住宿条件、小环境很好,吃得好,吃不了,无人不点赞。可是“茅草屋”远离山区风景,无处可遛达。
适逢雨天,不能外出,同胞姐妹兄弟得以同处一室,围床而坐,定心聊天,回忆往事。
聊几十年前的家事,聊小时候的趣事:甜蜜快乐的事,藏于心底几十年不便说的事,曾发生过的狼狈事,互相揭秘出糗时的窘态。穿越时空,回到童年。
人总是要回到原点,如世间一切事物的周而复始。年龄与身份附加的社会角色“表演”造成彼此情意沟通的障碍终于消除,回归儿时无忌讳的美好时光。
不知谁抓拍了一张老人们四仰八躺的照片传到微信群“幸福大家庭”,真妙,那是卸下精神枷锁后无拘无束的真实写照,纯真无邪。

 

长兴农家乐聊天

 

她们聊很早的过去,我是旁听者,但我深切感受到血脉相连的同胞在共同回忆中的情感寄托。
深厚亲情的喚起需要特定条件,“茅草屋”的天时地利皆俱备,这一幕,特珍贵。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,团聚是相对的,终究要分离的。
何不创造条件多来几次?
“茅草屋”虽好,却不在景区,孤僻,因为这个原因,我们一致意见,决定转移至去年十月住过两天的旷怡农庄。
双休日侄女婿张明光带来38位同学,聚会在“茅草屋”。侄女借口与同学们一起离开,告之老板,自然结束。
6月30日午饭后我们未有片刻休息,乘张明光及同学的两辆小车迅速撤出。经十几华里的路程进入两山之间,农家乐聚集地,水口乡顾渚村,第二次光临“旷怡农庄”。
在“茅草屋”封闭了两天,到了“旷怡农庄”心情特别愉悦,仿如回家的感觉。
放好行李,随即下楼。抢雨停,立马前往水库景区。最大的二姐和年近八十的兄长劲头足,兴致旺,我们相对小点的只得跟随了。

 

围水库转一圈,留下多处景观照。约13:50逛完回“旷怡”。

长兴农家乐水库

“旷怡农庄”地处两山之间的中心路旁。一条长长的有坡度的两车道,通向霸王潭。
数十家“农家乐”依山而建,聚集在中心道两侧,多为三四层楼房。
在长兴排名靠前的“农家乐”中,“旷怡农庄”并不在列,但生意却不错。原因在它的位置靠近水库景点,在它的经济实惠。
长兴农家乐排名可以看这个网站。我们有时也会拿这里做个参考。

体验长兴农家乐游记

“旷怡”并不紧靠路,从路口进入,上坡二三十度,有约五十米的坡道。离主干道一定距离的好处,是庭院显得格外清静。
“旷怡”左侧步行几分钟即到水库景区。右侧紧邻“慈云古道”,沿石块铺成的山间古道爬坡攀登,人在竹海之中。我两次登古道,看不到尽头,终未下决心高攀。袁老大胜我一筹,第一次来就独自爬上遥远高点,当然也未见尽头。
各地都有“农家乐”,却不都有山有水,更少建在山脚下。少有农家乐聚集成长兴这样的规模,有这样成熟、规范化、精细化管理,这样的具有交通、餐饮、洗涤、环卫、安保、一应俱全的配套服务体系。
“旷怡”有新旧两栋三层楼房,两楼底层连通,形成一个宽宽的约三十米的长走廊,通向末端的平房餐厅。
一字排开如此宽阔的农家乐并不多见。房前空地约四十米长,估计有三四百平方。走廊上备有许多坐椅和几张方桌,供入住者使用。因为宽度大,可以面对面群聚聊天。可以什么也不做,闲坐观山景。如在自家庭院般舒心自在。

 

两楼之间建了一个平房大厅,为专用歌厅。新楼底层是乒乓室,旧楼底层是棋牌室。在走廊上聊聊天,玩玩手机,随时进歌厅唱唱歌,何等方便快乐,远胜表面条件优越的“茅草屋”。
坐在“旷怡”楼下走廊的椅子上休息,面对着大山。满山的竹林、树林茂密浓郁,厚实得找不到一点缝隙,苍翠碧绿,十分养眼。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赏心悦目。
看着一片片云雾在半山中慢慢飘移,仿佛身在人间仙境。我常常这样坐着,目不转睛的看山。
一生居于江北平原上的城市,看不到山,获许我比其它人更多体会到观山的视觉享受。
从山上流下来的水顺渠道集聚而下,到山下时已湍急得哗哗作响。
外出沿中心大道走一走,不时看到这种碧清的水流。不少沟渠中猛烈的水流,发出大分贝声响。水流遇到障碍会泛起白色水花,甚至形成微形小瀑布。流淌的水清澈见底,只见石块石子,不见淤泥。
如此透明的水流,在城市里已难觅踪影。
有些水渠旁建有通向底部的长麻石台阶和微形码头,获许是从前为人们取水用水而建。我们在“旷怡”的日子没看见过有人在沟渠中劳作,农家乐都用自来水了。自来水源自山水还是水库之水,不得而知。
“农家乐”包吃包住,所有时间都是空闲的,可随性安排:安静的坐着,轻松的聊天,自由的唱歌,景点里不急不忙的散散步。
在“旷怡”,七老八十的同伴们都放声歌唱了。
城里的卡拉OK厅有几个老人光顾?即便偶有机会去了,没点本钱谁敢上?老人大多拘谨,把唱歌水平看得很重。
卡拉OK其实就是让平常百姓借助唱歌宣泄放松的。在“旷怡”,卡拉OK厅随时可用。我们都是自家人独自专用,不再怕人笑话,不在乎唱得好差,走调也无所谓,平时不唱的都唱了。在侄女带动下居然舞也跳了。那其实算不上跳舞,手舞之,足蹈之,寻欢作乐而已。
这样的“农家乐”乐在其中,乐不思蜀,竟然一致向侄女“施压”要求多住几天-不想走了,竟然准备下月再来避暑,竟然专门挨家考察做春节更大聚会的打算了。
双休日、节假日,在中心路上见到大量各地牌照的私家车,蜂拥而至,鱼贯而出。纵多年轻人也愿意短暂光顾。平时以老人特别是大妈居多。听到人群的口音,来自江浙沪的多,上海、无锡人似乎更多点。
去年国庆期间,我们目睹了“旷怡农庄”对面另一家店前面的广场上热闹非凡的场景。上海组团来的的老人们伴随音乐歌舞,他们自已带来音响设备,歌者、舞者、吹奏萨克斯的银须老人都是专业水准。来自大都市的文艺爱好者,自费旅游者,尽情的嗨。没有舞台,非演出胜过演出,用高水平的歌舞连同音乐伴奏,造就了山坳之中的空前盛况。
据说他们年年来,据说上海人特别喜欢到此寻乐,据说有上海老人把家中的房出租掉,用租金到农家乐长住,且绰绰有余。
和其他外出旅行不同,去农家乐以休息为主而不是以观光为主。
“农家乐”有家的感觉,虽然不是自己的家,但这个临时家是花钱购买的,住得心安理得。
居家过日子最烦三餐忙碌,而“农家乐”包吃三餐,身心得到解放。且每餐品种丰富,荤素搭配九样十样,自己在家不可能办到。吃完放筷走人,直觉得一个爽!同样,握有买方市场的主动权决定了吃得心安理得。
姐妹兄弟亲人组团,一家人,更加自由尽兴。侃大山,打牌,唱歌,遛弯,逛农贸市场等等,尽享聚会之乐。
名山大川,异国风光,去过了常常觉到“到此一游”“不过如此”,不再向往。
七十岁后,心态归于平静,“到此一游”已不重要。需要的是悠闲、舒畅、温暖。
第二次来,更体验到“农家乐”适合老人更适合家族集群休闲旅游。疲于奔命式跟团游,一切靠自己安排的自游行,都需要足够的体力与精力,不是所有老人都能胜任。


七位老人在旷怡呆得太舒坦,经与侄女协商延长了一天,又呆了三天。
分别前一致表示:还要再来。